教工风采

2012年湖北大学十佳师德标兵杨业华

 

杨业华,男,汉族,1963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负责人。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被聘为湖北省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教授,2011年被聘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琴园学者”特聘教授二岗。其主要事迹如下:
一、学习与研究相结合,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师德素质高
杨业华同志能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且将学习与研究紧密结合,不断提高自身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理论素质。近年来在《人民日报》《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权威报刊物发表了关于“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学习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文章20多篇。2011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独著,28万字),200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独著,26万字)。这些学习研究的成果极大地提高了他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使之成为一名党性强、师德素质高的优秀教师。
二、认真履行本职工作,勇挑重担
马克思主义学院不仅承担着全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和思想政治教育本科专业教学任务,而且还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博士点教学任务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点、政治学一级硕士点和中学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点的教学任务。全系专职教师不足30人,教师教学科研任务十分繁重。杨业华同志不仅认真履行本职工作,积极承担教学任务,而且勇于挑重担。近年来,他不仅承担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两个博士点博士生《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专题研究》专业课的教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硕士点硕士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专题研究》专业课教学、中学思想政治专业硕士点硕士生《中学思想政治测量与评价专题研究》专业课教学,而且承担了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专业课教学以及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的教学。年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为一名博士生导师能长期战斗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课教学第一线,从不叫苦叫累。近年来多次主动为生病住院无法上课的老师上课、阅卷。主动到阳逻通识教育学院承担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教学任务。中学思想政治专业硕士《中学思想政治测量与评价专题研究》是教育部指定必须开设的专业课,该课程难度非常大,没有教师承担该课程教学,他主动把自己选定的课程让给其他教师,自己承担了该课程,花了一年时间查找资料备课,终于肯下了这块硬骨头。
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自觉地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师德高尚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责任,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杨业华同志在教学中时刻牢记这一神圣责任,在教学中能自觉地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切实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不仅会“做事”,而且会“做人”。在本科《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教学中,他不仅精心备课,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好,而且能把教育与育人结合起来,深受同学的赞扬。韩俊同学在写给老师的卡片上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就像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董晶同学在卡片中说“觉得您上课很有激情,你不愧为搞思想政治教育的,在课上不放过一切机会对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关敏泓同学在卡片中深性地说“你的课结合生活实例的非常多,信手拈来的俗话也很逗,上公共课的经历给了你诸多好习惯,如声音洪亮、常走到学生中间等,可以说,上您的课是最不易走神的。其实最使我印象深刻的是您的师德:爱学生。由于课下交流较多,我有幸体会到这一点。学生们常三五成群地围着您,而您时常非常耐心地不仅解答同学们的疑惑,更拓展性地谈了很多很多对我们有帮助的问题。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那天下午您因为与我们谈话,晚上有课,而来不及吃饭随便在正门买了一个大饼。当我们碰巧又遇到您时,您不好意思地笑笑,低调地快速走过。老师,其实感到不好意思的应该是我们……”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多年来紧贴大学新生生活实际、学习实际、人际交往的实际、情感生活实际、心理健康的实际、人生问题实际、道德问题实际展开教学,把解决大学生的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杨业华同志不仅仅停留在教学上,而且把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使之上升到理论层面,反过来又指导教学。杨业华同志近年来不仅承担了湖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教育策略研究》课题的研究任务,而且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刊物发表了一批相关研究论文。其中发表在《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一文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论文一等奖。他这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大学生的教学方法曾多次受到有关专家的赞扬。
四、科研能力突出,具有创新精神
杨业华同志在科研上不仅勤奋刻苦,而且科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能紧紧围绕教学进行科学研究,把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起来,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较好地实现了二者之间的良性循环,并在科学研究上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2008年申报成功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2011年申报成功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究(系列论文)》20095月荣获第六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研究(系列论文)》20092月荣获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第三代领导集体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究(系列论文)》20075月获武汉市第十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2011年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独著,28万字),2007年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独著,26万字)。近年来,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理论版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学校认定的权威期刊2篇,重要核心期刊8篇,被各类文摘摘载转载多篇;出版著作2部。
杨业华同志近年来积极参加各类全国性学术会议,并多次在会上发言,其观点多次被会议文献综述引用。通过参加这一系列的理论研讨会不仅带去了自己最新的研究成果,发表了见解,而且交流了思想,碰发了理论创新的火花。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这一个个获奖成果、一篇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一次次学术研究、一项项课题、一本本学术著作,凝聚着多少智慧和汗水。
五、主动关心年青教师,热心为他们提供帮助
杨业华同志是我院马克思主义一级硕士点负责人,20083月被聘为湖北大学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教授,2011年被聘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琴园学者”特聘教授二岗,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他无论是在教学、工作,还是在生活中都十分关心年青教师,主动地和年青教师交心谈心,主动地向年青教师提供最新科研信息和学术会议信息,主动鼓励并指导年青教师申报各类课题和论文写作。有意识地引导年青教师凝炼研究方向,适时地给他们压担子,为他们健康快速成长尽力创造良好环境。
六、热心为社会服务
作为博士义工队的主要成员,积极参加博士义工队的社会服务活动。多次到徐家棚社区、白沙洲等社区做报告、开展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咨询活动,对贫困家庭进行帮扶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