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锓,男,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述《汉语形容词重叠形式的历史发展》一书,荣获第十四届王力语言学二等奖(2011年)、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2013年)。曾先后三次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其中《类型学视角下的明清汉语语法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立项资助(2015年),获批经费80万元,这是我校社会科学领域近年来第3个获此资助的重大项目。
作为一名党员,石锓时刻以高标准严要求来规范自己,在教书育人,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上都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一、教书育人:教育家的高度自觉
石锓教授在教学中是一个很有内涵、很有方法的老师。在课堂上,石锓擅于运用发散思维,将语言文学知识点串联起来引发学生思考,答题互动常常是他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每学期第一堂课,石锓会发给学生一列“书单”,上面分版块、分单元对应精选推荐书目,让学生事先对课程内容有所了解,增强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每周二晚上组织的学术沙龙上,石锓还会要求参与的学生分享自己或最近学习的文章,保证学生们有进度、有计划的开展阅读学习。
这样身为人师的石锓,不无例外地收到了学生们的“点赞”。
“我认为石锓老师有一种教育家的高度自觉性。”石锓的博士生弟子、2013级汉语言文字学博士杨红评价说,“他总是以一种‘鼓励式’的态度培养学生,即使学生的表现不佳,他也很少批评和打击,并牢牢关注那些在学习和生活方面偏离轨道的学生,提醒他们坚定信念,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石锓认为,汉语言文字学研究并不存在什么捷径,成功等于99%的努力加1%的天分,而其中学生的天分是可以培养的,学生成长的关键在于导师的培养。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摸索和思考,逐步发掘学生们的潜在天分,不要求学生一定在专业学习上出成果,而是要让他们学会坐“冷板凳”,在学术研究中耐得住寂寞。
二、爱岗敬业:以创新推动学科建设
随着海外汉语教育事业迅猛发展,“汉语热”日益流行,石锓逐渐认识到自身对汉语国际化的应对能力仍显不足。为了支撑起学校文学院的学科发展,2010年石锓再次选择“回炉”当学生,时年48岁的他专程赴北京师范大学,拜在了我国语言学界的泰斗——许嘉璐先生的门下,开始了汉语国际教育和国学方面的研究。而那时,身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石锓,已是业内知名学者,他与其它青年博士生同课堂听课,成为当时北师大人文学院交口称赞的一大话题。
目前,年逾50岁的石锓除了继续钻研古汉语语法外,还在每天坚持阅读英文原籍。每学期他都会去一趟北京国家图书馆,搬回大摞的外文文献书籍,潜心钻研和学习。用他的话讲,就是要更早地接触国内外汉语研究的新进展,缩短自己与时代发展的差距。石锓说,教师、教法、教材是汉语国际教育关注的三大中心工作,要使汉语知识持续走出国门,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自己还得从“故纸堆”中钻出来,学会将汉语做出新意来。
三、科研攀登:做学术孜孜不倦
石锓的历届学生都知道,他在学术研究中有三大“怪癖”。其一就是,他不喜欢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被打扰。“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联系我,但最好先发个短信,电话有时候会打断我的思维。”在外人看来,他有些走火入魔,石锓却认为“只有在凝神静气的状态下,自己才能专注于学术思维,不放过一闪而过的那点灵感。”喜欢“钻牛角尖”则成为石锓的第二个“怪癖”。在文学院刘川鄂教授等学术同行们看来,石锓从2005年《唐以前的AABB式形容词语》到2007年《从叠加到重叠:汉语形容词AABB重叠形式的历时演变》,其很多研究课题都是“一个胡同钻到底”,能把一个“纷纷扰扰”类AABB词汇的形成、演变、发展从战国时期贯穿到当今,其资料爬梳所需的内耗与精力不是一般人能够经受得住的。此外,石锓还擅于在“故纸堆”挖掘新意,其获批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类型学视角下的明清汉语语法研究》,便是从语言类型学的角度描写明清汉语语法的基本面貌,总结明清汉语语法演变的动因和机制。该项目得到著名语言学家邢福义先生的评价——一个研究汉语历史语法的新视角。
石锓的另外一个学术“怪癖”,是他不鼓励自己的学生随意发表论文。他常说,“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羽毛。”他认为做学术研究的人要想真正“立于学术”,成为“值得欣赏”的学术人,需要有“十年磨一剑”的长远眼光,并告诫自己的研究生们要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潜下心来做科研。在中国知网收录石锓的论文中,仅有的22篇论文均发表于《湖北大学学报》《广播电视大学学报》《丝路学刊》等学报、学刊以及《古汉语研究》《语言研究》等高水平学术期刊中,而石锓的其它数十篇文章,则多是通过约稿、学术会议等发表的,其对学术的专注与严谨可见一斑。
石锓教授有高深的专业知识,拥有一颗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忠心,对每一个学生高度关怀的爱心,对自己岗位勤勉认真的责任心,有难能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开拓进取大胆探索的创造精神。教好书,育好人,兢兢业业,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