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

爱岗敬业 厚德乐学——第八届“十佳师德标兵”外国语学院杨元刚事迹材料

 

杨元刚,男,1965年生,湖北武汉人,1987年湖北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留校参加工作,2005年获得华东师范大学文学博士。从事英语与翻译教学近30年,现为湖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副院长、翻译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校级精品课程《英汉笔译》、《英汉语对比与翻译》负责人。业余担任湖北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专家顾问,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理事及中国翻译协会理事,湖北省翻译教学与研究会副会长兼《翻译与文化研究》(论丛)第二主编。
自工作以来,杨元刚同志热爱教育事业,在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工作与科研中取得比较突出的成绩。两次获得湖北省教学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2005),三次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06,20072010),先后被评为湖北大学十佳青年教师(1998),湖北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1999),湖北大学教学名师(2013),全国优秀教育硕士工作者(2014),湖北省优秀中青年翻译家(2014),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第二届优秀学业导师(2015),他的成长轨迹凝聚着母校的培养和同事们的帮助。近十年来,他一直担任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多次组织实施学院相关专业评估或检查,有力推动了学院的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为学院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敬德修业,忠于党的教育事业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品德和素养是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前提,一个教师只有对这一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才能对自己提出更高要求。杨元刚同志是湖北大学外语专业培养的优秀毕业生。当年读大学时候,他是一个深受同学和老师喜欢的学生干部。1987年大学毕业后留校参加工作,他将教书育人视作自己的崇高使命,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刻苦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和业务能力,逐步成长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
杨元刚同志非常注重言传身教,他在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正直、谦和、质朴、上进,这是学生和同事们对他的评价,学生们都喜欢听他讲课,乐于和他交朋友。在课堂内外,杨元刚同志以和蔼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他对教书育人理想的执着追求,赢得了广大学生深切的尊敬和爱戴,影响着一届又一届的湖大学子。
2002年,杨元刚同志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师从我国著名对比语言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终生教授潘文国先生,攻读英汉语对比与翻译方向的博士。在上海读博期间(2002-2005),他积极钻研业务,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2003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选题成功获得上海市社科项目资助,成为华东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博士点第一个获得上海市社科项目的博士生。在读博期间,杨元刚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回馈导师的厚爱和母校的关心。他担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生党支部书记,在导师潘文国教授指导下,创办了华东师范大学文心博士沙龙,定期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在上海高校中产生较大反响。2004年,他和文心博士沙龙核心成员一起,成功组织了全国语言学博士生论坛,在外语界引起了较大反响。2005年,杨元刚同志被评为华东师范大学优秀研究生干部,其博士毕业论文《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被评为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博士毕业后,他放弃了华东师大留校工作机会,回到了湖北大学工作。
20089-20099月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杨元刚同志到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CTIS)做访问学者,师从国际译联副主席、世界著名翻译家Mona.Baker教授研修当代西方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留学期间,他担任曼彻斯特大学公派留学生会主席,在曼彻斯特领事馆张艺华参赞领导下积极开展各种公益活动,和英国众多知名高校翻译系专家学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留学结束后他又回到了母校工作。
爱岗敬业,积极推动外语专业建设
2005年,杨元刚同志博士毕业后回到母校工作,2006年晋升为教授。经过学校组织部考核,他被学校党委任命为外国语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在担任教学副院长期间,他利用自己在上海所学到的先进办学经验,先后四次主持修订了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各项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和规定,有力地推动了学院外语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质量。他带领同事积极探索双外语、双专业的复合式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外语学院和商学院、文学院合办了“英语+国贸”、“国贸+英语”、“英语+对外汉语”、“对外汉语+英语”等复合型专业,形成了湖北大学“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特色。
2006年,在学校党委领导和学院行政支持下,他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教育部英语专业评估各项准备工作。为了迎接评估,他放弃了修改出版博士学位论文的计划,一心一意投入到工作中。他带领同事经常加班加点,收集整理教学档案,撰写评估报告,做好各项迎评工作。经过一年多的积极准备,2007年我校英语专业接受了教育部专家组进校评估。评估专家组组长是教育部外语专业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何其莘教授,专家组汇集了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的知名专家,当时被外语界认为是最强大的评估专家阵容。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经过全院师生共同努力,我校英语专业经受了专家严格的考核,被教育部评估专家评为优秀等级(我校成为湖北高校中唯一获得外语专业评估优秀的单位),湖北大学并因此获得一个教育部外语专业教指委委员的席位。这次评估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管的目的,扩大了湖北大学的办学影响。
2008年,杨元刚同志主持申报了湖北大学本科翻译专业并获得教育部批准,我校和华中科技大学是湖北省首批(全国第三批)获得翻译专业的两所高校。近五年来我校翻译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一直处于湖北高校前列,翻译专业学生四级考试和八级考试通过率均为100%,大大高于全国综合性大学,翻译专业学生在省级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率位居湖北高校第一。
2010年,杨元刚同志带领外院广大教师迎接湖北大学第一届本科教学状态评估,外国语学院因规范的教学管理和优秀的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被评为优秀(当年全校学科性学院仅有2个单位获得优秀)。
解衣推食,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
2011年以来,杨元刚同志转岗担任分管研究生和学科建设的副院长。不论在什么岗位工作,他都发挥克难奋进的习坎精神,秉承“教学立院、科研兴院、人才强院”办学方针,带领外院广大教师奋力拼搏,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被评为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作为翻译学科带头人,2011年,杨元刚同志领衔申报了湖北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在他的带领下,短短的四年办学时间,湖北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学校领导下和湖北经济学院开展联合培养,支持兄弟高校翻译专业和学科发展。
在日常教学管理中,杨元刚同志认真钻研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规律,在学院党委的领导下积极开展工作,切实落实一岗双责的反腐任务。他时刻提醒自己,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把学院的发展和学科的兴旺放在第一位。在他的领导下,外语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生源充沛,学院在研究生招生、奖学金评定、推免生考试中,相关工作人员都是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进行,从未发生过失误。
作为翻译专业学科带头人,杨元刚同志一直在工作中坚持追求“四个一”的教学目标:即站好一个讲台,建设好一个专业,打造一支德艺双馨的师资队伍,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学生。在日常课堂教学中,他鼓励老师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引导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钻研精神。他积极推动专业学位硕士的案例库建设和教学实践基地建设,邀请国内外等专家学者到湖北大学讲学指导,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他还组织丰富多彩的第二堂课活动,如讲课比赛等、翻译大赛、英语演讲比赛等,培养和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和提升职业发展能力。
此外,杨元刚同志非常关心外院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培养,不仅指导他们搞好本科教学,还带领他们做科研。他经常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当扁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翻译系先后有步婧老师与吕奇老师获得湖北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黄敏老师获得湖北大学2012年教学成果三等奖;黄敏、吕奇、周琼等老师分别考取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翻译学博士;单文波、黄敏、步婧、周琼等青年老师成功获得了英国知名高校的访学邀请并获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目前,学院形成了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翻译师资队伍,形成了口译教学与实践、文学翻译与批评、英汉对比与翻译等三个稳定的教学研究团队,师资力量和社会影响在湖北省高校位居前茅。
2015年,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接受了教育部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评估,湖北大学翻译专业硕士办学特色刊登在教育部翻译专业硕士学位教指委官网上,同时也刊登在教育部MTI教指委会刊上,扩大了湖北大学MTI办学影响。
知行合一,赤诚丹心润桃李
作为翻译专业带头人,杨元刚同志常常说,作为一个翻译教授,必须能够教翻译,做翻译,研究翻译。一个好的教授,必须在教学中发现科研课题,然后用科研课题反哺教学,推动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近十年来,他带领翻译团队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和学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从而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翻译人才。
杨元刚同志不仅忠实履行自己的管理岗位职责,同时还积极从事教学研究,其博士学位论文《英汉词语文化语义对比研究》获得上海市社科“十五”规划2003年青年项目资助,2008年由武汉大学优秀学术出版基金资助出版,该书2011年获得武汉市优秀社科成果三等奖。他利用自己丰富的社会资源,带领翻译系老师编辑出版了《新编汉英翻译教程》(2012)、《计算机辅助翻译入门》(2015)等四部教材,2016年《计算机辅助翻译入门》获得湖北省译协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教材类)。
杨元刚同志长期担任湖北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武汉市译协常务副会长,湖北省译协常务副会长。近几年他先后应邀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三峡大学、湖北民族学院等高校讲学指导,多次应邀担任全国及省级外语学科比赛评委以及全国性学术会议的主持人,其学术成果和教学效果赢得湖北省高校外语界广泛认可和赞誉。
杨元刚同志带领翻译团队,积极为湖北省、武汉市政府机构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大型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等重大活动提供口笔译语言服务。例如,201510月举办的“融合·首届国际残疾人艺术论坛”,翻译团队为大会提供了英汉、日汉、韩汉三种语言的口笔译服务,学院师生以其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口笔译技能赢得了大会主办单位以及与会各国代表的高度赞扬。同年,学院翻译团队师生耗时半年,为“武汉网球公开赛(2015)”义务翻译了220页的《世界女子网球赛手册》,并无偿捐赠给武汉网球中心,获得组委会嘉奖。近三年来(2012-2015),口译团队教师共为湖北省近百场国际会议、国际商务洽谈等外事活动提供同声传译和交替传译服务,人均承担口译任务超过30场次。学院翻译团队承担的重大语言实践服务活动不仅扩大了学校社会影响力,也引起了校内外媒体的关注和赞誉。
作为湖北大学教学名师,杨元刚同志利用自己广泛的学术资源,每年义务指导和免费推荐优秀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例如,2008级翻译专业学生崔灿和张琦在杨元刚同志指导和帮助下考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口译硕士,杨元刚同志又推荐她们毕业后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如今崔灿和张琦已成为了该单位骨干口译教师。仅2015年外院就有五名毕业生在杨元刚同志指导和帮助下,考取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巴斯大学、纽卡斯大学等国外重点大学翻译学研究生。2015年,杨元刚同志指导的英语专业学生谢文喆获得美国知名高校奖学金,他因此被评为湖北大学楚才学院第二届优秀学业导师。2016年,他指导的学生王端获得湖北大学马勇英才奖学金,同时她还获得了国外五所知名高校翻译专业研究生录取邀请函。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虽然工作繁忙,但是他仍坚持利用个人的休息时间与学生定期见面,进行学业指导和人生指导。他不仅重视研究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教师职业道德。他告诫自己的学生:“学问好的人,人品不一定好;人品好的人,学问不一定好。但是,只有人品好的人,才能把学问做到最好。”无论学生有什么学习上的问题,无论他们什么时候来问,杨元刚同志都会腾出自己的时间为学生们答疑解惑。杨元刚同志指导的毕业研究生中,近五年来有邹翠英、刘璐、彭威等三人获得国家奖学金,有七名研究生毕业后先后考取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以及美国知名高校翻译学方向博士生。
 
“为译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教好书、育好人,办好湖北大学翻译专业和建设好外国语言文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这是杨元刚教授永远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