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卷,男,教授,设计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党支部书记,2020年公派英国普利茅斯艺术学院(Plymouth College of Art)设计学访问学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主持人,中国包装联合会包装工程委员会委员,中国流行色协会色彩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教育部人文社科专家库评审专家,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评审委员,《湖南包装》期刊杂志评审专家,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湖北大学造物艺术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造物文化研究所所长,2013年度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设计美学导论》执行建设负责人,2021年度湖北省高校省级一流课程《艺术衍生品设计》负责人。获评2018-2020年度湖北大学优秀教师、2019年度湖北大学年度优秀、2021年作为负责人获湖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情系荆楚,潜心教学诲人有方
刘卷教授作为湖北省一流本科课程《艺术衍生品设计》、以及湖北大学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非遗文化衍生品设计》的负责人,敏锐洞悉国家宏观发展战略越来越对设计专业人才实践应用与综合能力提升的需求,以服务国家战略为指导思想,以创新育人为服务宗旨,立足行业前沿,为国家设计事业培养创新人才。他根据设计专业自身发展规律,以大地为课堂,积极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努力构建符合自身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教学中,他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化教为俗”的思想教育功能的发挥,先后与故宫博物院、湖北省博物馆、吉州窑遗址公园、中国劲牌集团、长江出版集团合作进行了大量产品设计研发与应用,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同时,带领教学团队深入湖北省各地调研学习荆楚文化,把教学育人“写”在大地上,调研涉及荆州、宜昌、黄石、十堰、钟祥、洪湖、红安、土家族自治区等几十个省、市、县级单位与个人,对曾候乙墓青铜器、楚漆器、阳新布贴、蕲春管窑手工制陶技艺、武汉木雕船模制造技艺、土家织锦“西兰卡普”、章水泉竹艺、土家族摆手舞、蚂虾灯、磨鹰风筝制作技艺等进行专项研究。他拓展民俗旅游、民居生活场域、博物馆等实体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鲜活的荆楚文化实物资源和非遗情景场域,营造有沉浸感、活动感、体验感的教学与学习氛围,采用民间艺人口传身教等喜闻乐见的非遗活动形式,实现实践教学内容多元化,为学生个性化的创作提供鲜活的素材与灵感来源,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了现代新媒体技术教学的再现、集成、交互、虚拟等功能相融合的“荆楚文化+互联网教学”模式,构建了融合荆楚文化的“三式三化三型”设计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通过微课、慕课等线上服务于精品在线课程建设。其主持的教学成果《融合荆楚文化的“三式三化三型”设计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探索》获得了2021年湖北大学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扎根赤土,习坎克难深耕学术
刘卷教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的指示为学术向路,亲躬践行,融赤诚之情于祖国大地,让学问走出书斋,扬湖大“习坎精神”,把学术研究“写”在祖国的大地之上。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庐陵“活态”传统器具的田野调查与文化传承)、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规划基金项目(庐陵传统器具的谱系研究)等国家级、省部级纵、横向科研项目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个人参展与获专业获奖20余次,发明专利4项。
为深研学术,他带领教师与学生团队深入江西与湖北境内,利用周末与假期时间先后数次深入江西庐陵(含井冈山地区)进行了田野调查,累计行程8000多公里,走访调研了数十个市、县、乡镇、村与包括非遗传承人、村民、吉安市文化广播电影电视新闻出版局与文化馆负责人、古村村委会主任、地方专家、地方大学教授、区旅游局与工商局负责人等在内的上千个单位与个人,把学术研究“写”在江西“红土地”上。他在国内设计学科权威期刊杂志《装饰》上发表的论文《东固传统造像的制作工艺与仪式过程及其文化功能阐释》受到江西省文联主席叶青研究员的高度评价,于2019年被指定作为省级工艺美术检索工具文献资料编入《江西木竹雕刻及竹编工艺图文集成》。另外,还有部分调研成果被编入2018年始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全集•江西卷•(工艺雕塑)篇》。同时,刘卷教授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区域发展”战略,带领团队申报成立了湖北大学造物艺术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与湖北大学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研究中心造物文化研究所,先后承担了湖北省社科基金、湖北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湖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还参与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重大项目等,着力在博大精深的荆楚文化厚土中探索学术基础研究及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实践,把学术研究“写”在荆楚大地上。他带领团队先后走访与调研了湖北省文联、湖北省群艺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省京剧院、湖北省博物馆、荆州博物馆等数十个省、市、县单位与个人,累计行程6000多公里,并在2017年中国艺术人类学国际学术研讨会、2020年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年会、2020年中国民俗学会年会、2021年数字城市建设与信息技术国际学术会议、亚洲设计管理论坛暨生活创新展、荆楚文化与乡村振兴等学术研讨会(论坛)中发表论文,做大会主题演讲。
刘卷教授重视研产结合,扎根大地做学问,他为江西地方农产品进行形象设计,为江西传统造像技艺传承人等单位与个人开发文创产品,为乡村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持,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心怀赤诚,指导学生屡获佳绩
在20年的高校教学生涯中,刘卷教授爱学生如子,坚持将师德修养融入学生的成才中,始终把教书育人视作自己的生命线。作为本科班主任,经过辛勤努力,所带班级班风纯正,学风浓厚,考研就业率名列学院前茅。他关爱学生,对于性格特别内向、情绪波动大的同学给予细心的关注与交流,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颗纽扣,找到人生方向和自信。作为10多名中青年教师、50多名研究生、100多名本科生组成的科研、教学团队的组建人和负责人,他倾心教学,不仅传授设计创作的知识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作观念,鼓励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锻炼与提升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而且帮助学生通过设计艺术表达传递积极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观。疫情期间,作为湖北大学艺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教师党支部书记,他深知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以己之力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对教学带来的影响,带头承担疫情防控的工作任务,发挥党员先锋骨干作用。同时,亲自动员、组织学生开展抗疫宣传作品设计,向社会传递正能量。2017年以来,他持续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以及省级大创项目,屡创佳绩,学生先后获得第12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获一等奖1项;第十五届中国好创意艺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大中学生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铜奖2项;中国之星设计艺术大奖优秀奖3项;第十二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优秀奖1项;第五届湖北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最佳生活辅助设计提名奖1项;第五届中国高校大学生猪生肖文化设计大赛入选奖7项;湖北省第八届高校美术与设计大展2项;“云鼎杯”全国工艺美术文创设计大赛铜奖1项;第九届“未来之星”全国大学生视觉设计大展入围奖2项;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项,共计获得五十余项国内外专业大赛奖,且学生参赛人数和获奖作品数量逐年提升。同时,他专注于学生理论素养与专业技能的双提升,在其指导下,学生发表了《“象生”·简洁·符号——楚“方格云纹酒具盒”的造型解析与楚风意韵》、《楚饰异彩——曾候乙墓铜联禁大壶的绞饰解析》、《浅析曾候乙墓建鼓铜座的造型与功能结构》、《基于二十四节气与地域文化符号的叙事性产品视觉设计研究》、《荆楚传统器具中凤纹样式的流变》等论文十余篇,学生申请外观设计发明专利4项,2名学生的毕业论文获评湖北大学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
刘卷教授牢记人民教师的使命担当,坚持立德树人,将最真挚的感情倾注于热爱的教育事业,执梦前行,虽身在“象牙塔”,融赤诚之情于祖国大地,扬“习坎精神”谱育人华章,这就是艺术学院刘卷教授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