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工风采

湖北大学第二届“十佳女职工”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陈学琴事迹材料

陈学琴,女,博士,副教授。曾获得湖北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06年获得复旦大学博士学位,2012年获得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机械与航天学院材料专业(第二)硕士。自2012年7月入职湖北大学材料学院以来,先后承担过高分子材料专业的核心课程如高分子物理、高分子物理实验、专业英语的主讲和高分子化学辅导,材料化学国际班的专业基础双语课程如材料导论和材料结构表征,以及全英文课程高分子化学与物理,此外还承担了研究生课程现代测试方法部分内容的主讲。

致力于教学,把教学当事业

自入职以来,短短几年时间,她已经对教学达到“痴迷”的程度。自2012年入职湖北大学材料学院,为了更好地了解当代学生,她主动承担起2012级高材二班班主任工作。在与班级学生密切接触的四年,为了尽快适应现代学生的思维,她不断转换思路,积极地与学生交流思想,为寻找更好的教育和教学方法奠定坚实的基础。

“这是一位把教学当作宝贵事业的老师”,不少学院同事这样评价她。为了适应现代教学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她积极地参加现代化教学技能培训,积极钻研。至今为止,她所主讲的所有课程均以上线湖北大学课程平台,每一门课都有大量学习资源供学生使用。她自学屏幕录制技术,大部分的课程内容均已制成视频,上载课程平台。她在开始学习录制时,每小节的内容都要反复录制,反复修正直到满意为止。每当接触一门新课,在站上讲台之前,她已经对课程十分熟悉,每一节内容都已经被演练录制过多次,并多次重听。在她的某一次公开课后,一位前辈对她的评价是,“整个讲课过程没有口语词没有废话”。殊不知,这是经过多少次视频录制并反复重听,才能做得到。她自知求学经历过长,真正站上讲台时,自己已经三十多岁,是迟到的一位高等教育工作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她把这逝去的十年化成每一分每一秒,每天上完课,她就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自己对着屏幕反复讲课录课。白天在学院某一小房间,晚上就坐在家里,孩子们在身边学习,她就在餐桌前讲课。有一次为了录制高分子物理课程中一个复杂的习题解答,因为需要边讲解边用软件制作图形,过程复杂,她花费几个晚上,每次录制剪辑至深夜。当最后终于成功后,连孩子们也替她开心。功夫不负有心人,学生们在视频的帮助下,全部学会了该题的图形制作方法,从此再遇到这样的制图题,照学生的话说,“那都不是事儿”。

活到老,学到老

“教书育人”这四个字,对她来讲就是一辈子坚持。为了做得更好,她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学习。最初,为了教好高分子物理这门专业核心课程,她主动给教学经验丰富的前辈作课程辅导,全程陪同学生完整地听完这门课。坐在台下,她不只是听课,而且还采用速记的方式将课程用全英文翻译并记录一遍,这当然得益于在海外留学的经历,极好地锻炼了专业英文水平。她听完这位老师的课,又走进另一位老师的课堂,通过不断对比和总结,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并创造出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为了做得更好,她积极参加各种教学技能培训和教学会议。2018年,她在参加一次视频会议时,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详细介绍了自己创立的“对分课堂”的理念,她被深深触动,于是同教学院长一起商讨,决定实施对分课堂教学方法。他们一边教学,一边探讨,在教学中不断完善这种教学方法。几周后,她趁着去杭州参加教学会议的机会,特意绕道上海复旦大学,专程拜访张学新教授,同他交流自己的教学体会,寻求指导。张教授不吝赐教,百忙之中抽空和她会面,交流了一小时,使她更加坚定了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方法。

“要做就要做到极致”,这是她一直追求的理念。为了这一信念,她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2018年,高分子材料专业着手准备工程认证工作,由于本专业的工科背景比较薄弱,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工科背景的教师。参加工程认证,必须开展工科的课程,重新引进工科背景的教师需要选拔,周期较长。怎么办?一个字,学。她顶着巨大压力,迎难而上,拿起了她并不熟悉的课本---工程力学。为了学好这门课,她在“中国大学MOOC”课程平台上搜寻视频课程,最终选定了国防科技大学的“工程力学”视频课。她分秒必争,不仅要在短短几个月学会这门课,而且还要能够熟练地讲解。为了更好的学习,她设法联系到国防科技大学主讲这门课具有超强力学背景的冯志刚教授,她慕名而去。幸运的是,冯教授以及另一位同样力学背景的李海阳教授,不吝赐教,不仅在教学内容方面,而且在教学设计方面给予她很好的指导。得益于两位教授的帮助,也得益于她在教学过程将所有习题均制成PPT,录制讲解过程,并上载至课程平台,供学生反复学习,让她在第一年的教学中取得非常好的成果,她所带的三个教学班,成绩优秀率均在80~90%。

学无止境。她不仅用这四个字教育孩子,教育学生,她还时刻激励着自己。迄今为止,她已在国内外课程网站上学习过几十门专业课程,中文课程和英文课程,只要是有助于教学的,她都认真钻研。在学习英文网课的同时,她不断思索如何制作有特色并适合中国学生的英文专业课程,经过深思熟虑,她决定制作“高分子化学与物理”这门全英文专业课程,希望她获得圆满成功。

重新出发,从来不

她把全部的心思都用于了教学,思索如何上好课,更思索如何教好学生。送走上一届,迎来下一届。每一届学生,进入课堂的第一天,她都会说一句话“重新出发,从来不迟”,无论学生以前学的怎样,在她的课堂都要重新开始。这句话激励了很多学生,也许在前面的课程中学习不理想,但要相信自己重新开始,只要肯努力,一定行。

她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她说,学生如果觉得她教的好,而且学好了,这就是最好的回报。每年教师节,老师们都在展示这个独特的节日带来的欣喜,她在2018年教师节收到了一份厚重的礼物。2016级国际班全体学生,送来一个厚厚的信封,里面盛满了学生一句句朴实的话: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我们始终会铭记您对我们的教导---认真且严谨......这恐怕是作为教师最珍贵的礼物了。

这,就是陈学琴,湖北大学材料学院一名普通的专职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认真地做着不平凡的工作!